通過谷歌推廣客戶獲得很多不通緯度的客戶,其中Play 管理中心內的“用戶獲取”標簽提供了有關用戶如何找到并安裝您的應用的詳細信息。該標簽還反映了用戶在安裝應用之后購買應用內商品的情況。您無需進行繁瑣的設置,也不必創(chuàng)建復雜的報告,即可輕松獲得這些寶貴的分析數據。
提示:如果您通過您的網站來引導用戶找到您的移動應用,則可以向 Google Play 商店網址中添加 UTM 廣告系列來源和廣告系列名稱標記,以對轉化情況進行跟蹤。
這樣做的好處
無論您是否通過付費渠道獲取用戶,您一定都希望了解用戶的來源。使用“用戶獲取”報告提供的概要信息,您可以查看最優(yōu)質用戶的來源,包括自然流量(例如,用戶在探索 Play 商店時訪問您的商品詳情)、付費流量(包括 AdWords 和第三方)以及來自 Google 搜索的流量;此信息有助于您更深入地了解您在營銷和用戶獲取方面應關注的重點。借助 Play 管理中心內目前提供的用戶自然獲取數據分析,您可以了解用戶在 Play 商店中通過執(zhí)行哪些操作發(fā)現了您的應用或游戲(包括他們使用的搜索字詞),從而可以量身定制產品詳情和營銷材料。
最佳做法
比較和觀察同類群組。在效果報告中,同類群組是指在選定的日期范圍內訪問過您應用的商品詳情頁面的一組用戶。您可以使用這些同類群組來觀察廣告、適用范圍和競爭力的變化對您的用戶群新增用戶數量有何影響,并相應地制定相關策略。
利用“用戶獲取”報告中的數據分析來幫助您跟蹤在將相應更改應用于所有流量后,這些更改對下游指標(例如買家人數或將應用保留達到 30 天的安裝人數)有何促進作用,從而讓您能夠在商品詳情實驗方面做出更明智的決策。您可以通過商品詳情實驗對商品詳情更改進行 A/B 測試,例如,當您更新 Google Play 中的應用圖標時,可通過此方法了解該更改對安裝人數和應用內購買數量產生的影響。然后,同樣借助“用戶獲取”報告,您還可以選擇應用更新前后的同類群組進行比較,并衡量您所做的更改對轉化率的影響。
了解和監(jiān)控用戶獲取渠道。您可以針對您定義的同類群組,來研究不同的用戶獲取渠道(例如 Google Play 商店自然流量、Google Ads 廣告系列、跟蹤的渠道以及搜索等)之間的用戶行為和價值差異。您會發(fā)現有些渠道能夠帶來更多的安裝量,而有些渠道則能夠吸引更優(yōu)質的買家。您還可以深入研究特定渠道的細分數據,以詳細了解用戶行為,并利用已掌握的信息來確定哪里是用戶獲取營銷活動的重點。
了解用戶如何在 Play 商店中發(fā)現您的應用。 了解用戶如何通過搜索或瀏覽來訪問您的商品詳情(即瀏覽主頁、查看應用類別列表或查看相關應用等操作)。在搜索行中,點擊即可查看使用不同搜索字詞的用戶數量,以及其中哪些字詞促成的安裝人數最多。自然數據還包含用戶看到您的商品詳情預覽的時間,而不僅僅是其訪問您的完整頁面的時間。
利用數據分析進行應用商店優(yōu)化 (ASO) 以及打磨新手入門體驗。 利用用戶自然獲取數據分析,您可以更好地決定如何優(yōu)化資源,例如,通過確保屏幕截圖更加有效來優(yōu)化應用內新手入門體驗,突出與促成安裝的搜索字詞相吻合的功能;或者,優(yōu)化應用說明,以包含更符合用戶預期的搜索字詞。
了解用戶。您可以查看所有商品詳情頁面訪問者(訪問過您的應用商品詳情頁面的用戶)和安裝者的相關統(tǒng)計數據。利用這些統(tǒng)計信息,您可以了解潛在用戶轉化為用戶的情況。
了解買家和 ARPU(每位用戶帶來的平均收入)。如果您銷售應用內商品,漏斗圖報告還可為您提供有關新買家和回頭客的分析數據。您可以查看每位付費用戶的平均收益,以及可供您與同類應用進行比較的各項基準數據,讓您掌握自己的應用在用戶獲取渠道各個階段的情況。您可以利用此報告了解自己的應用內商品和訂閱內容在用戶中普及的速度。
了解不同國家/地區(qū)用戶的行為差異。不同國家/地區(qū)的用戶的行為往往不同。例如,根據國家/地區(qū)篩選用戶獲取數據,以衡量面向特定國家/地區(qū)投放的廣告系列的效果。
比較轉化率。利用用戶獲取基準報告,了解與其他應用相比,您的應用表現如何。這些基準報告會將您的應用的轉化率與 Play 商店中的類似應用進行比較。
利用 Urchin 流量監(jiān)視器標簽。添加適當的 UTM 標記,您可以在漏斗圖中對第三方廣告數據進行細分。利用此功能可讓您了解這些合作伙伴的廣告成效。
了解同類應用并發(fā)現機會。利用 Play 管理中心內的基準報告,您可以衡量自己應用的表現,將您的應用在用戶獲取渠道各個階段的表現與同類應用進行比較。您可以利用這些基準報告來發(fā)掘拓展產品業(yè)務的最佳良機。